士官教育整顿剖析材料(士官教育整顿个人剖析)

来源:解放军报微博·中国军号

士官教育整顿剖析材料(士官教育整顿个人剖析)

【官兵档案】赵洪江,二级军士长,现为陆军第80集团军某旅火炮技师。入伍24年,从事火炮修理工作长达22年,多次获评优秀士兵、优秀共产党员、旅嘉奖,荣立三等功1次。

有人问我:“你在部队这么多年,仍然激情满怀,有什么秘诀?”

我笑了笑,没有回答。

入伍24年,我已经是这里最年长的兵了。

1998年夏,我国多地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解放军官兵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奋不顾身;也是那年冬天,我穿上军装,成为了军营的一份子。

临行前,父亲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到了部队好好干,不让咱回来就一直干。”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4月,营区里的海棠花开了,又一批新兵入营。那一张张青涩稚嫩的脸庞,总让我想起当年的自己:刚到新兵连,初次接触报务专业,憋着劲儿想大展拳脚……

可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编码密密麻麻,看了就忘;理论晦涩难懂,犹如天书。很快,放弃的念头就冒了出来。

士官教育整顿剖析材料(士官教育整顿个人剖析)

我对班长说:“我不是这块料。”班长盯着我看了半天,最后沉着脸问:“那你是哪块料?”

我张了张嘴,一个字都没说出来,脸上火辣辣的。

回到宿舍,战友已经熟睡,我拿起编码书悄悄走了出去。自那以后,我再也没找过班长“谈条件”。一有空,我就去图书馆翻书籍、做笔记,把编码分门别类做好标记,改成顺口溜方便记忆。我还坚持每天写学习日志,以便记录问题、梳理重点。

日计不足,岁计有余。那一年结业考核中,我成绩满分,位列第一,被评为“全优学员”。

2000年,我如愿考上了士官学校,可专业却换成了与之前毫不相干的火炮维修

但是这一次,我没有一丝一毫的畏难情绪。当年的“硬骨头”都啃下来了,我一定能完成新的挑战。

士官教育整顿剖析材料(士官教育整顿个人剖析)

我拿出当年的劲头,从基础学起,逐个分析零部件构造。夜里别人睡了,我就猫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研究电路图。一有机会上炮实操,我就跟在业务骨干后面打下手,遇到不懂的就打破砂锅问到底,练就了一副“厚脸皮”。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校第一年,我就被评为“优秀学员”,并在毕业考试中,荣获“二级技能能手”称号。

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2004年的一次实弹射击让我真正意识到,技术若是不过关,那就是性命攸关。

因为热爱,所以无畏

黄沙漫卷,战车轰鸣。

演训场上陆空对抗正激烈,紧要关头,阵地上的一门火炮突然“卡壳”,弹药严重变形,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此时,距离下一轮火力打击只有3分钟。

我和炮长一边协力控制住炮闩,防止触碰药筒底火,一边小心翼翼地将药筒一点一点往外推。

灼灼烈日,豆大的汗珠挂在额头上,可我一动不敢动。药筒一点点滑动,我不敢喘息。一秒、两秒……药筒终于被成功推出,我长吁一口气,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成功排险后,有人问我:“你怕不怕?”说实话,下火炮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腿是软的。但是,冲上去的一瞬间,我根本没想那么多,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它爆炸”。

士官教育整顿剖析材料(士官教育整顿个人剖析)

习主席说过:“针对不同作战任务从难从严抓训练,在实战条件下摔打磨练官兵,砥砺过硬的军事素质,培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真正的共产党人就应该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也有新兵问我:“班长,整天围着火炮打转转,你不觉得无聊吗?”

我对他说:“我没有把它当成冰冷的装备,而是把它当成我的钢铁战友,这家伙脾气爆、威力大、有能耐,如果你不用心呵护它,关键时候它真跟你闹。”

旅队列装某新型导弹后,不少火炮维修骨干转岗成为导弹机械技师。有战友过来劝我:“你熟悉工程机械学和电路原理,如果转岗到导弹专业,肯定上手快,还能发展得更好。”

我摇了摇头,不是我死心眼儿,而是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因为热爱,所以无悔

一次野战抢修课目示范中,我偶然发现火炮身管拆卸不便的问题,当晚回去我便召集技术骨干一起研究,经过几天几夜的分析和试验,我们制造出便携式身管拆装器架,大大缩短了维修时间,提高了抢修效率。

在后续的演习任务中,我带领科研小组先后创新完成“信号弹模拟导弹发射装置”“多功能移动电源”“行车指示灯”等10多个技术革新成果,填补旅队多项技术空白。2011年初,我们在岗位练兵比武中荣获“状元奖章”,年底我荣立三等功。

这些年,我与其他技术骨干组成科研小组,深入研究火炮维修和故障排除等课题;利用业余时间在连队开设“火炮讲堂”,为连队培养出10多名维修骨干。

士官教育整顿剖析材料(士官教育整顿个人剖析)

数据,是孜孜不倦的执着追求;成绩,是砥砺前行的不变决心;荣誉,是不忘初心的默默坚守,更是亲人默默的鼓励支持。从军多年,我很少回家,爷爷去世的时候我不在身边,女儿满岁不认得休假回家的爸爸,去年才和妻子结束两地分居……

24载军旅生涯,对家人,我心中有愧;对工作,我无怨无悔。

我始终牢记习主席的殷殷嘱托,“努力做新时代的好战士,在人民军队的大熔炉中书写火热的青春篇章”。正如我的微信名“平凡的小树”一样,我很普通,也很渺小,但我拥有着广袤土地赋予我的最坚韧的力量。

热爱是一种态度,它让我无畏漫漫长路。我热爱我的岗位,更舍不得我的“暴脾气”战友,如果可以,我愿意为装备维修保障事业奉献自己的全部。

作者丨战地记者队记者梅世雄、张东盼,通讯员王旭、郑逸群

(学习军团·中国军号出品)

添加博主微信,领取100G公文写作资料:645019464  备注:公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450194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xiezuo.cc/2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