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公文写作(文秘公文写作常用范文文库)

作为当代秘书,首要具备的就是良好的素养,才能为领导更好地服务。我将以邬思道为例,分析其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过人之处。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

(一)严守机密的邬思道

秘书必须对领导忠诚,让领导感到可靠、放心,这是古今中外领导人在聘用秘书人员时首先考虑的一个因素。作为雍正皇帝身边最主要的秘书,邬思道对雍正皇帝是绝对忠诚的,因此他得到了雍正的信任

邬思道是雍正身边最亲近的人之一,他知道很多雍正的秘密,邬思道不仅能替雍正保守秘密,而且还可以帮他排忧解难。太子与乾隆的贵人郑春华私通被抓,郑春华被贬入浣衣局十三阿哥胤祥与浣衣局的管事有恩,私下里把郑春华救了出来,太子要十三阿哥杀了郑春华,以绝后患。胤禛要顺着太子的意思,邬思道用三个理由劝胤禛留下郑春华,抓住太子的把柄,不要变成第二个郑春华。最后他们瞒过太子把郑春救出来,养在宅子里。胤禛说此事机密,定不能泄露,可见他对邬思道十分之信任,知道他分忠诚可靠,一定可以做到知密而不泄密。

(二)廉洁奉公的邬思道

秘书在领导的身边,是领导的助手,做的是辅助工作,但一旦遇到有悖公德之事,定要坚守道德底线、坚持正义、勇于承担、刚强正直。

邬思道是无锡有名的才子,自小寒窗苦读,才能出众,府试乡试连战连捷,中秀才举人都是头名。本以为能够金榜题名,光宗耀祖,造福一方百姓,但他却落选了。因为当时吏制败坏,贪腐盛行,主考官和副主考官都是捞钱的高手,除了朝中有人请托关照之外,名次都靠孝敬的钱定夺。旁人都遵守这个不成文的规定,邬思道却一身傲骨,要凭本事,不肯钻营,未向主考官行贿,最后名落孙山。旁人遭遇这种事,也只能自认倒霉。邬思道却咽不下这口窝囊气,怂恿同科的举人抬财神大闹南京贡院,全城撒揭帖,把南京科场搅得四脚朝天,扬长而去。因为他,江南巡抚被连降两级,主考官被革职罢官,永不录用,明珠、索额图也被康熙训斥了一通。他也因此成为闹事的“正犯”,被朝廷通缉,终生仕途无望。但这件事充分能体现邬思道身上廉洁奉公的文人铮铮傲骨。

(三)甘于寂寞的邬思道

美国总统约翰逊的办公厅主任比尔?莫耶斯曾经说过:“工作人员抛头露面太多,人们产生做决定的不是总统而是别人的可能性就越大。”美国著名政治家怀特认为,成功的幕僚人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而非偏狭的专业技能:要有忍耐与坚持力,不可有速求确定的倾向:宁愿居于幕后地位、不求闻达、不可注重个人名利。秘书无论才能如何,都是领导的助手,为领导处理事务,尽量在幕后发挥作用,多做甘于寂寞的人。

胤禛起初是一个不受太子和皇帝重视的阿哥,在邬思道的帮助下,他一步一步地发展自己的势力,在众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在康熙的心中占据一席之位,在群臣面前博得好名声,却绝不张扬出众,没人把他当作竞争对手,这些都是邬思道的功劳。

邬思道同样有很浓重的家国情怀,一心想为社会做些什么,以实现兼济天下的抱负。因此他辅佐雍正毫无私心、不求闻达、倾尽所能、帮助雍正登上帝位,避免群龙无首的社会动乱。雍正登基后,提出重用邬思道,但邬思道不留恋官场,觉得自己的政治理想已经完成,于是就功成身退,潇酒地走开了。邬思道甘居幕后,为胤禛出谋划策,不显山不露水,却赢得了胤禛以及他府上所有人的尊重,这是邬思道的明智之举,也是我们当代秘书应该学习的优些具体的、有用的工作,让领导露面,这才是秘书应有的本分。

二、过人的的职业素养

(一)文书写作的能力

文书撰写是古今中外秘书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一个不擅写作的秘书,在行业内是很难立足的。因此,文书写作的能力也是秘书人员必备的技能之一。邬思道的科考之路上,秀才、举人都是头名,可见他的写作能力非同凡响,他在《雍正皇帝》中的奏折,文笔犀利、精准、老练。第一篇文章是他与胤禎初见,胤禛口中读出来的邬思道参加科考时所做文章。胤镇说他的文章传到北京,倾动京华。里面对左玉兴、赵泰明二人有诛心警句——朝廷待其不为薄矣……二君设心何其谬也?独不念天听若雷,神目如电?鸣呼!吾辈进退不苟,死生唯命,务请尚方之剑斩彼元凶,头悬国门,以做天下墨吏!土士立紫垣,噤口不言。一且有义土者挺身而起,或刺之阙下,或杀之辇中,四方闻之独不笑士大夫之无人耶?写得一针见血,酣畅淋漓,骂尽尸位素餐之徒!让当时的康熙皇帝虽然震怒,却不得不击节称赞。

当今时代,因为公文严格的行文要求和简洁明了的特点,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行政机构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公文写得好,能够有效地提高办公效率,畅通上下级和同级之间的联系,还可以让领导看到秘书的才华,举多得。因此,秘书掌握公文写作的技巧,写出好的公文显得尤为重要。

(二)洞悉人心的能力

做为秘书,写得一手好的公文只是第一步,更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时时刻刻明白领导需要什么。而作为辅助领导的帮手,对接触的人与事有最起码的洞察力,能够预测事情发展的方向,从而提前为领导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也是秘书人员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因此,秘书人员需要有洞悉人心的能力。作为四阿哥府的智囊,邬思道最值得秘书从业人员学习的是他能够通过胤禛给他传递的朝廷动向和康熙的只字片语中抽丝剥茧察觉到康熙的真正意图,最终使胤禛在众位阿哥中脱颖而出,赢得康熙皇帝的肯定和认同。

他在胤禛阿哥府几个月,观察时局,打探消息,在胤禛跟前的第一次露脸,就很明确地理清思路,抽丝剥茧,分析局势,有诸葛亮当年和刘备隆中对时的风采。

他从四阿哥和十三阿哥撂开户部的差事,避祸安徽,宁可自己筹备银两,也不向户部伸手就知道胤禛心中在忧虑的事情,推断出“四爷的为难,绝非户部吏部这些差事,用一句圣人的话,吾恐季氏之忧,在萧墙之内”。

这让胤禛十分震惊,因为邬思道说的话已经触及到了事情的根源。又说“太子位置不保,君臣相疑,父子相疑,兄弟相疑,不是社稷之福”吊足了胤禛胃口。

接着层层剖析,透彻有条理地把根由摆在胤禛面前。

康熙三十六年,皇帝西征青海,把太子留在北京处理后方事务;皇帝偶感风寒就把太子叫到身边监视,那时已对太子极度不放心了;康熙四十二年皇帝南巡,索额图意图趁机扶太子上位,事发后,索额图被圈禁,皇帝与对太子的信任已经荡然无存。因此康煕热河巡视把隆科多这个太子的宿敌调任顺天府尹,把太子放在身边,毓庆宫侍卫三月ー换防。太子知道自己朝不保夕,因此韬光养晦,和光同尘,“求田问舍”到处置办宅院,只为向皇帝表明自己没有野心,把差事也办得一塌糊涂。可康熙是明君,最见不得太子没有魄力,就更加不看重太子,甚至越来越厌弃。种种迹象均表明皇帝对太子极度不信任,父子相疑,太子地位不保,废太子是迟早的事,劝他早做打算。一番精彩的分析,把康熙皇帝和太子的心思摸得透彻,他也因此能获得胤禛的绝对信任,让胤禛佩服得五体投地,愿以国士相待。

(三)出谋划策的能力

秘书作为领导的助手,需要为领导排忧解难,因此秘书从单纯的办文办事,拓展至出谋划策也是秘书必须掌握的能力,这种能力能使秘书人员脱颖而出,获得领导的信任和倚重。邬思道选择胤禛之后,就一心一意的辅佐他,屡出奇谋,出谋划策是邬思道的重头戏也是《雍正皇帝》中重墨浓彩的篇章,他的很多计谋值得当今秘书人员借鉴。

邬思道为胤禛在康熙皇帝面前树立一个实干者的形象,以实迹明心,以功业见赏,逐步让康熙皇帝注意到了胤禛的才干。首先是在清理户部亏空的银子上。国库空虚,胤禛奉旨清理户部亏空,但朝廷大大小小官员牵扯甚广,胤禛的心里游移不定。

邬思道跟他们分析,太子如果可以以天下为己任,不怕被怨恨,带着胤禛和众能吏,整顿吏治,皇帝又怎么会对他失望透顶呢。邬思道支持胤禛在肃清吏治上坚持到底,不要迟疑,一定要让那些人把民脂民膏还回来康熙皇帝为了抚慰人心,可能会对他略有责备,但是只要让康煕皇帝觉得胤禛是一个做实事的人,胤禛就会得大于失。

出谋划策需要秘书掌握时局和问题的关键,帮领导分析事情的利弊,弄清决策的目的和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在适当的时机实施对策,达到最好的效果。

清朝各种大大小小的政府衙门里,有一到两万“幕宾”“幕客”“幕僚”或称幕友参与政务,帮助官员处理各项公务。邬思道的这些能力让他从众人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后世称颂的好秘书,值得当今秘书人员学习、借鉴。

添加博主微信,领取100G公文写作资料:645019464  备注:公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450194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xiezuo.cc/3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