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经历证明,在体制内必须要有写材料的本事,这样可以让你举重若轻处理很多问题,可不见得非得凭这个本事吃饭。在体制内工作的年轻人,要想在三年之内速成“笔杆了”,根据本人的文字工作经验,为你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在体制内写材料,无非是总结、调研报告、工作情况汇报、请示、通知等公文,建议买本有关公文写作方面的书籍,认真学习学习,把各种公文的结构弄明白,使自己写出的文章在基本框架上不出问题。
关于写材料,我想对你说几点:
第一,写材料和读书一样,七分努力三分天赋,不是谁都可以靠后天努力成为笔杆子的,没有天赋条件加持,别说三年,有的人就是写死了也成不了笔杆子、材料高手,充其量写写豆腐块,就算不错了。
第二,写材料是苦差事,有这个功底是好事,可以把它当作敲门砖,打开通往上级部门的通道,但最好别被贴上“写手”的标签,这不见得是好事。在体制内,有太多这样的教训。写材料写得好,碰上一个好的领导,可以快速让你获得机会,走上领导岗位,可如果没有这个机缘,很可能把自己写进坑,材料恒久远,一写永不停。个人经历证明,在体制内必须要有写材料的本事,这样可以让你举重若轻处理很多问题,可不见得非得凭这个本事吃饭。即便形势需要必须上,也要时刻有尽快找好接班人的思想准备,否则,角落的那个位子,夜晚的灯,恐怕会一直为你留着。这不是吓你,不信你可以去问问前辈们。
第三,至于如何成为笔杆子,八仙过海,各有套路,总结起来无非三点:一、必须要有高度,也就是要站在领导立场考虑问题,培养大局观。这其实就是思路问题,一个写材料的人必须思路要清,逻辑要严,没有这个基本素质,很难成为优秀的笔杆子;二、必须要有足够的储备,底数要清,数据要多,材料要实,这些都需要靠平时的学习积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到的。这么说吧,一个写手如果打开他的电脑硬盘,没有一个目录完整、条块分明、门类齐全的文档库,不能随时调出他想要的基本素材,那么他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写手,至于如何使用这些材料,是切、剁、斩,还是炒、烩、炖,那看个人本事,在这里就不多叙述了;三、必须要有韧劲,吃得起苦,加得起班,最关键是要经得起评。写过材料的人都知道,任何材料都不是一蹴而就,一稿即成的,期间难免有领导、同事、专家提出修改意见,很多意见可能并不客观,也不符合文字要求,可有时你却不得不按要求去改,这是非常痛苦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能做到兼收并蓄、云淡风轻,那么你才能说自己是一个真正的材料写手。
其他的,说多了都是P话,不说也罢。
其他网友观点
愚拙在一家省直单位写材料,曾在办公室、政研室专职写材料。根据愚拙经历和思考,从四个方面,就这个问题作以研讨:
一、有想成为单位头号笔杆子的强烈内驱力,并愿为之付出时间、精力和心血。没有基础,可以慢慢在任务中夯实;没有技法,可以慢慢在实战培养。唯独渴望成功、追求卓越、坚持不懈、争强好胜、愿意吃苦的内在驱动力是最难得的。只要你心里强烈想成为单位头号笔杆子,愿意8小时内保持绝对专注度,并拿出足够多的业余时间,愿意花宝贵精力琢磨,甚至吃饭走路的时候都乐此不疲的思考,你就离成为单位头号笔杆子不远了。
二、树立标杆,找出单位内3位左右公认的笔杆子,反复研究他们经验做法、材料特点,找出自己努力的方向。或者直接、间接向其请教,或者在工作生活中观察,或者听其身边同志和熟悉他们的同志聊,或者揣摩研究其起草的材料……研究为什么他们的材料广受认可,研究他们起草材料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流程习惯,研究他们平时都看哪些书籍、报刊等资料,研究他们平时都是如何占有资料、储备资料的,研究他们平时都是如何研究前沿理论和具体业务工作的,研究他们起草的不同类型材料都具有哪些特点。当然了,除了学单位笔杆子经验方法,可以将对标的对象范围进一步扩大,比如当地两办公认的笔杆子,本系统公认的笔杆子,全国各地公认的笔杆子……现在的网络技术非常发达,多搜集笔杆子们的材料,多琢磨共性的方法技巧,多运用到自身写作实践中甚至大集成地建构起自身写作体系,这就离单位头号笔杆子不远了。
三、深度研究业务工作,尤其是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高度关注的那些业务工作。材料拟写的深度、广度、温度,最终取决于对业务工作的研究程度。要多花些时间,不要仅仅局限于片面地、静态地看单位的收文,要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深度研究重点工作的上情、下情、内情、外情,要大集成地动态梳理一项重点工作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理论前沿、形势问题、对策思路,确保拟写材料的始终站位高、视角广、思路新、措施实,能够通过拟写的文章尽早进入领导视野,站在更大的平台为领导参谋辅政。
四、深度研究领导讲话、工作汇报等常用文稿特点公文写作基础速成,深度研究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文稿特点,练就出活快、出活好的能力。写体制内材料要有角色意识,总体上看,领导讲话等材料通常是8分共性2分个性,即80%是通用的,同样可花80%时间精力研究广义上的技法;20%是个性化的,同样花20%时间精力研究领导本人特点即可。领导讲话等常用文稿的共性技巧及范例,今天就不赘述了,愚拙在动态集锦第三专题中作了文献综述式的梳理。大家也可参照此做法,像以前写硕博论文、作毕业设计时那样,多做做如何写好综合文稿的文献综述,就会逐步掌握写好材料的技巧了。研究领导本人特点,主要是多收集领导以前的讲话材料等综合材料,研究其文风特点,研究其业务关注点,对标储备努力即可。
最后,希望愿写、能写的读友,共同追求卓越、以文辅政鼎新,争取早日成为单位的头号笔杆子!
其他网友观点
在体制内工作的年轻人,要想在三年之内速成“笔杆了”,根据本人的文字工作经验,为你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对自己要有信心。公文结构有相对固定的格式,用到的词汇量也是很有限的公文写作基础速成,比文学创作容易的多,你可能一辈子成不了一个比较有水平的诗人或小说作者,但只要你用心,三年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公文写作能力不错的笔杆子。二,把语句写通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你上初中或高中期间语文学的不错,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如果语文是短板,建议买本语法修辞书籍,认真学习一下,最起码能把“主谓宾定状补”搞清楚,别让自己写出的文章存在不该有的语病。三,把结构搞明白。在体制内写材料,无非是总结、调研报告、工作情况汇报、请示、通知等公文,建议买本有关公文写作方面的书籍,认真学习学习,把各种公文的结构弄明白,使自己写出的文章在基本框架上不出问题。四,加强写作锻炼。建议你不要动不动到网上去下载或者照抄照搬外单位的材料,那样的话你将很难长进。最好还是立足单位的实际,多动脑子思考,独立完成写作任务。这样,估计用一年的时间基本上你就上套了。五,提高写作水平。在做好前述四个方面的前提下,你就可以玩一下技巧了。比如怎么起一个好的小标题,怎么把内容表达的更生动等等。你要做一个有心人,多研究网络上或报刊杂志上写的好的文章,虚心地向人家学习,并活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六,最后,告诉你一个很实用的学习方法。你可以反复阅读最顶层的工作报告,那可是顶尖高手的杰作,看看人家的标题是怎么起的,繁杂的事情是如何概括表述的,重点事项是怎么强调的,同义词、排比句以及其它一些修辞方法是怎么运用的等等,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以上就是本人的观点,供您参考,如果您感觉有道理,请点个赞鼓励一下吧。谢谢!
我是道可道123456,有30多年体制内工作经验,愿与大家交流,欢迎关注!
关注公众号:公文写作班 领取100G公文写作资料,添加 微信:645019464 备注:公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xiezuo.cc/36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