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中语文考试:如何写好语文作文的作文

我们接到一个新的文种,比如公函、比如调研报告、比如方案,你要在内外部网络找到一篇该类题材的范文,并且要注意筛选。我们说写一篇东西,可用的词汇,包括:撰写、出具、发布、制定、起草、编写、编制、编发。切忌一个“出具”用到底,一个“撰写”用到底,不同的词体现出来你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是不同的。所以,我们在写一篇公文以前,要先在头脑中、在纸面上构思出来整篇架构,主要包括哪几部分,从什么角度表述。

(一)写文章要形似。我们接到一个新的文种,比如公函、比如调研报告、比如方案,你要在内外部网络找到一篇该类题材的范文,并且要注意筛选。比如,你通过外网找,那至少要找一个省级政府、或者省分行层级的公文,再低层级的本身水平就一般,不具有参考价值;通过内网找,要找集团或者股份的,其他单位的参考价值也不大。我们要自信,我们写出来的东西,要比同级单位的质量高。我原来自我标准就是我写出来的东西,要比市级政府的水平高,要比银行市分行的水平高,要向省级政府、省分行的水平看齐。这也算叫做“对标”吧。

(二)用词用句要准确。我们说写一篇东西,可用的词汇,包括:撰写、出具、发布、制定、起草、编写、编制、编发。这其实都有差别的。撰写报告、出具意见、发布通知、制定方案、起草制度、编写手册、编制计划、编发简报,等等。这些搭配也不是固定的,还要看你的具体语境。切忌一个“出具”用到底,一个“撰写”用到底,不同的词体现出来你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是不同的。是否准确,有一个办法校验,那就是将你拿不准的前后搭配“百度一下”,看看省级政府、省分行的文公文有无这样使用的。

(三)文句表达要流畅易懂。流畅的表达,前提是没有语病,这个也是高中语文的水平,但是一不注意还可能会犯,尤其是在长句中,缺宾语、谓语重复,等等。长句短句要配合用。通篇的短句,显得比较零碎,意思表达简单粗暴;通篇的长句也会让人读的很累,感觉造作、晦涩。所以要长短结合。汉语的句式是多变的,要注意灵活构思长句的结构。要确保意思表达清晰、流畅易懂。如果看一遍还不懂,那就有问题了。

(四)篇章架构要清晰合理。八股文所讲究的起承转合,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你会发现古文的篇章结构很严谨,很合理。“起”是起因,文章的开头;“承”是事件的过程;“转”是事件结果的转折;“合”是对该事件的议论,是结尾。元·范德玑《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春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切忌把一篇公文,写成记流水账。每一块内容之间是割裂的,是没有逻辑关系的,不是一个层次上的。这就成了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所以,我们在写一篇公文以前,要先在头脑中、在纸面上构思出来整篇架构,主要包括哪几部分,从什么角度表述。这考验了你的驾驭能力。你会发现有的人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东西,逻辑清晰、结构合理,但是写2000字的就有点力不从心。或者说写一件简单的或熟悉的事项,他可以逻辑清晰、结构合理,但是稍微复杂一点或者不熟悉的事项,他就头脑混沌、漏洞百出。对于前者,我的建议是要多看,看类似的范文,内部的、外部的,把自己带入到执笔人的意境去,揣摩执笔人在写文章时的思路、立意。对于后者,我的建议就是在落笔前,要把你要写的事情搞清弄懂。比如,我们在制定方案时,对于措施,要明确具体措施,述明措施的影响和效果;对于流程,要明确由谁发起、与谁沟通、向谁汇报、由谁审批。

(五)吃透领导精神。风险管理部在做工作时,我一直提,风控底线要与监管底线相一致,高于监管底线,就会故步自封、阻碍业务;要做到一致,就要揣摩监管意图、吃透监管精神、掌握监管政策。吃透领导精神,有两个做法,领导说啥你就写啥,不多说半句,不多提一点。还有一种是把领导的思想延伸、升华,形成系统的、严谨的表述。其实领导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需要你去补充完善。我们这么一说,都会认为后一个做法是好的。但为什么现实中不少人采取第一种做法?有两个原因,要么,是懒,懒得想那么多,领导让干啥干啥,不操心,不多想;要么就是对自己不自信,自己也有一些想法,但担心领导不认同,或者被领导认为画蛇添足,成了无用功。但是,我要说的是,哪怕你想了,写了,领导认为没必要,那也是有价值的。至少证明你对领导精神进行了揣摩、领会,不是囫囵吞枣,不是只充当了一个打字员、传声筒,你去思考了。其实,站在领导的角度,他更乐意看到你把他的想法系统化、规范化、条理化的表述出来。这就需要你在写东西的时候,自我托大一下,虽然屁股不在领导位子,但是脑子要跟上领导的思路,甚至比他想的更多一些、更高一些、更深一些。

上述两种做法,是你去捕捉领导的思路,在“空间+时间”这样的四维空间里,领导的思路只是一个点,捕捉起来真的不容易,你会觉得比较费力。但其实,如果你注意积累的话,你也会发现你越来越能跟上领导的思路公文写作培训建议,一点就通,一说就懂。这也是很多大领导用惯了自己的秘书,走到哪带到哪的原因。对于我们非专职的文秘人员而言,更为省力优选的方法是,适当的提出自己的思路,并与领导沟通。如果领导能认同你的思路,那么你写起来,肯定会更加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毕竟是你自己的思路嘛。

(六)要注意文风。每个单位的文风是不一样的。在农商行(官商混合,讲中庸)、股份制银行(一切业务导向,讲业绩)、城商行(机关文风,讲政治),都有不同的风格。同样的,每个领导也有不同的风格。有的领导好大喜功,写公文要气势),有的领导低调务实,写公文要直入主题。你都要去适应,在哪山上唱哪山上的歌。尤其我们刚成立的机构。每个人的过往背景不一样。思维的土壤、表达的语境也有差别。刚毕业去工行工作的学生,一个月都会牢记这句话“在想工行能给你什么之前,先想想你能为工行做什么”。这是一种机构的自信在里面。我就是最牛的,不管你从哪来,都要先接受我的玩法、我的思维。其实服务行业的很多文化理念,都是从实业企业中来的。服务业是最好逸恶劳的行业,比实业轻松很多。实业的文化有很多值得我们银行过来的人去学习,只不过我们要培育这样的土壤。财务公司成立时间短,人员少、事情多,集团很多优良的文化、做法,没有很好的移植、继承过来,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我们要有这样一个意识,你用的语言要是集团所处行业的语言,要根植于整个集团的语言土壤,这样会降低沟通成本公文写作培训建议,也会易于获得领导的理解和支持。

另外,给不同的人看,语言风格,篇幅要求等也不一样。不同的文种,风格也不一样,比如讲话类要用口头语,其他则要用书面语。

(七)文眼要突出。文眼是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以及确定文章的中心。要将这些文句从视觉效果上凸显出来,能抓住读者的眼球;从内容精彩程度上凸显出来,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和认同。要形成自己的一套论述体系、鲜明的语言风格,起到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令人拍案叫绝的作用,要有说服力。对于文眼,可以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

五、验证:

就像我们的企业文化一样。要以读者感受为中心。

一篇好的公文,要能回答这样几个问题:

1.要解决什么问题?

2.问题的难点在哪?

3.拟采取哪些措施?

4.采取措施的理由?

5.预期达到的效果?

一篇好的公文,读后要让人有这些感觉:

1.问题抓对了!

2.难点说到了!

3.措施有效了!

4.理由充分了!

5.效果可期了!

关注公众号:公文写作班 领取100G公文写作资料,添加 微信:645019464  备注:公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450194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xiezuo.cc/3944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