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点空余时间,可以和大家简单谈一下工作总结的“主体部分”怎么写?
工作总结的“主体部分”,顾名思义,就是一篇工作总结篇幅占比最大的部分。这部分内容要从正面对本单位一段时间内所做的工作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向上级汇报这一年来(或阶段时间内)做了什么事儿,以让上级单位掌握了解本单位工作部署贯彻落实情况。今天讲三个点。
一、关于写作要素
之前在文章中也讲过,主体部分的写作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单纯写“工作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多用于一般性的年度工作总结。二是在此基础上,提炼工作亮点,主要用于调研类工作总结。三是在此基础上,增加工作认识和体会,主要用于跨年度工作总结或级别较高的场合(比如,全会年度工作报告)。四是开门见山,开篇亮成绩,首先把取得的工作成效用最精准最凝练的话表述出来,然后写具体工作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主要用于专项工作收尾时的总结。
二、关于写作内容
有的人写工作总结时,感觉一年做了很多工作,但总不知从何处着手。
首先要理清思路,对所做工作进行系统梳理。怎么梳理?有几个方向。
一是可对照上级考核文件梳理。上级考核文件中列出的考核条目属工作重点,当然就是本单位汇报的内容。根据考核文件列出的主题和条目,就可搭出文章结构框架。
二是可对照年初工作计划梳理。一般年初工作计划是对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工作部署进行落实的具体体现,当然一般也体现了考核要求。对照工作计划写总结比较全面,一般不会漏项。
三是可根据职能职责梳理。职能职责相对固定,分为几个方面,就可按相应方面来梳理。随着时间推移,职能职责也会有变化,一些用语表述也在时时更新。所以,在根据职能职责梳理工作内容时,要体现新要求,注意运用最新表述。
总体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梳理工作,都要把上级的会议精神、领导讲话精神、工作部署、考核要求等的贯彻落实情况体现出来。
三、关于文章详略
把写作方向、写作要素、写作内容明确了,接下来,重要的一环,也是大家日常比较忽略的一环,就要注意文章的详略得当,决定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这既是文章篇幅的需要,也是文章质量的需要。
如果不思考详略写法,文章就会像记流水账一样,全文琐细,毫无起伏和亮点,这样的工作总结就会沦为一般化、质量不高,淹没在各单位工作总结的汪洋大海中。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把工作总结写出彩,就要注意把握好这一环,花时间对文章的详略进行思考。
那么,哪些内容需要详写,哪些内容需要略写呢?
一是考核分值重项。一般来说,考核文件中分值越高的项,意味着工作越重要,就需要详写。
二是领导专门布置的工作。有时候,上级单位领导或在会上、或在调研等场合对本单位工作提出了有关要求,表明是领导针对本单位特别关注的事项,这时在工作总结中就要详细汇报贯彻落实情况。
三是特色工作。有的单位在工作中有自己的想法、思路、做法和成效,这种“我有他无”的内容应该详写,以展现自己的工作成绩。当然,自身的特色工作仍需在职责范围内,不能抛开职责来搞自选动作。
一般化工作、自己工作做得一般化但达到要求的可点到即止,简单列明做法和数据即可。如未达到要求就要放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板块中去了,不宜在正面总结中写出来。
添加博主微信,领取100G公文写作资料:645019464 备注:公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xiezuo.cc/4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