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公文范文(通知公文范文)

行政公文范文(通知公文范文)

第一点体会,怎么从“害怕写”到“怕不写”。有位领导讲过,文稿写作都会经历几个阶段:害怕写,不怕写,写不怕,怕不写。细细品味,这实际上蕴含的是文稿写作的四重境界。害怕写,这好理解,因为写材料的确是个苦差事,加班熬夜是常态,伤脑筋、费灯泡、掉头发、耗烟草,加上现在的领导水平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高,个中甘苦、冷暖自知。我写了20多年材料,从头发乌黑写到头顶泛白,深感干我们这一行,不仅要有好笔头,还要有好身体、好老婆,否则后院会着火;写不好“翻不了身”,写得好“脱不了身”;要想笔下生花,就得尝尽酸甜苦辣!所以,有的同志“宁忙百件事,不提一支笔”,一听说写材料就发怵,不愿干这一行。

不怕写,就是既然“逼上梁山”、干了这行,就安下心来、迎难而上,不悲不喜、不怕不怵,努力写出点道道、干出个样子来。还有写不怕,一稿二稿、三稿四稿、甚至七稿八稿,从不怕“搞”;大稿要稿、急稿难稿、无论啥稿,都能“搞”好;日子难过天天过,天天过得还不错;大仗恶仗经常打,经常还能打胜仗。最后是怕不写,“文稿虐我千百遍,我亦待她如初恋”,乐此不疲、其乐无穷,是领导信任的高参、文稿写作的“大拿”。对他们来说,挑灯夜战不算苦、推倒重来不算苦,重要文稿领导没交给自己才“心苦”,这种境界已经真正把职业当事业,接近“无我”了。

第二点体会,怎么注重积累、运用和创新。有人调侃“秘书秘书,秘密抄书”,其实“抄”是低级的,也是大忌,善于“炒”,才是高明、妙手。我们要向厨师学习,运用各种食材、佐料加工成美味佳肴。这就有个积累、运用和创新的问题。

我们经常说,某某脑子灵、点子多,能够出思想。其实,思想不会与生俱来,关键在于学习和积累。俗话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各种情况和资料的积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款,存得越多,支付起来就越自如”。我们有时写文稿,感到心里没底、无从下笔,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手里没东西、脑中没“储备”。所以,打仗靠“情报”、写文稿要靠“情况”,平时多一分积累,急时就多一分从容,写好文稿就多一分把握。学习积累的东西多了,你对事物、对工作的感性认识就会上升为理性认识,就会产生思想火花。好思想变成语言,一出口能语惊四座;好思想写成文章,一下笔便精彩纷呈。

那么,我们怎么去学习和积累呢?我感到,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思想积累、情况积累、知识积累、语言积累、业务积累,等等。围绕这些内容,平时要当有心人、善于挤和钻,深学理论、多读好书、勤记笔记、广集范文

只要平时广集博收、日积月累,我们的各种“储备”就会聚少成多,经常拿出来翻一翻、琢磨琢磨,时间长了、琢磨多了,就能把“死资料”变成“活财富”、把纸上的印在脑子里、把人家的变成自己的,思维层次和写作水平自然水涨船高。

一个人真正“笔头子硬”,不仅要学习积累,关键还得贯通运用,这样才能厚积薄发。当然,我们运用各种资料素材也有忌讳:一忌照搬照抄,别人的东西可以借鉴,但不能抄袭,要多在“原创”上下功夫;二忌不加选择,防止人云亦云,被误导、被套住、被牵着鼻子走,要“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三忌过分依赖,如果没有范文就理不出思路、没有资料就写不出稿子,不善于独立思考,思想就会变懒、思维就会变钝。

第三点体会,怎么兼顾“我想写的”与“他想要的”。虽说写文稿是个具有创造性的活,但它本质是“以文辅政”,具有辅助性质,必须坚持“需求导向”,与领导的思路、意图、要求、风格精准对接。

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思考,从有利于工作出发,可以运用进去,争取转化成领导决策,但不能想当然,没有经过调查研究就乱写,甚至出馊主意、歪点子。所以,我们写文稿的,不能不把自己当回事,也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以军师自居不行,跟不上趟也不行。只有搞好需求对接,用心用力用情,求新求活求精,才能实现优质供给。

另外,我们写文稿,既要准确地领会、表达领导意图,又要创造性地深化、拓展领导意图,善于把领导零散的、零星的、零碎的思考,加以完善、丰富、发展,整合、糅合、聚合提升成系统的思路,有时领导点个题目、出个思路,你要能拓展成一篇大文章。否则,机械、简单地“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就可能会陷入“想来想去下不了笔、写来写去出不了彩、改来改去过不了关”的窠臼。

关注公众号:公文写作班 领取100G公文写作资料,添加 微信:645019464  备注:公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450194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xiezuo.cc/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