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体制内写了30年公文材料的老主任吐槽:笔杆子“费脑水、流汗水、吐酸水、没油水”,天天干着“喝白水、尿黄尿”的苦差事,这些都还不算,关键有4件最痛苦的事情,让人听了特别扎心。

老主任说,写材料都是幕后一身汗,台前靠边站,最痛苦的莫过于4件事:
第一件:点灯熬油写出来的材料,领导翻了几下就打回去重写,关键是不知所以然。
第二件: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材料 ,被领导改得只剩个“同志们”,那种打击可想而知。
第三件:绞尽脑汁写出来的材料,领导说“好好好”,但到开会时,领导突然说“机关准备了稿子,我就不念了”,然后翻开自己的笔记本……
第四件:默默无闻写了十几年的材料,领导换了一任又一任,同事升了一个又一个 ,而自己始终是那个加班狗,天天呆在原地写材料。

作为一个在机关写作了十几年的同行,以上4件事都遇到过,而且感触很深,所以随着时间的增长,也找了一些所谓的对策,在此与您分享:
1.机关公文写作不能自嗨,文采只是一个方面,关键是要对路,特别是要跟上领导的思路,领导重复3遍以上的话,就是领导的观点,必须要体现到材料里。为减少返工,写材料之前最好与领导沟通一下写作思路。
而且,写材料要学会赶时髦、接地气,用些新词、土词会让材料增色不少,这就是跟上形势,与时俱进。
2.交材料一定要把握好时间,交太早不行,领导会认为你应付,不管你写得好坏,多半要大改;交太晚也不行,如果材料很重要,必须给领导留足修改的时间,如果领导想改却没有时间了,你此次的辛苦就白费了。
因此,时间把握上,以材料不重写、不大改为基本火候。

3.好材料都是改出来的,即使你觉得领导水平不行,也必须尊重领导,如果你写的材料领导每次都改不动真不是件好事情。
因此,可在层次结构上故意颠倒一下,甚至留下一两处小错情,让领导一眼就能发现,不但能够满足领导的自尊心和权力欲,而且自己改起来也比较省力。
4.写材料不能仅限于写,关键还要在谋,写材料的人都跟领导接触比较多,不能把自己定位在仅写材料上,而要多在出谋划策、统筹协调上下功夫,让领导不仅知道你能写,关键是发现你有当领导的潜力,这样才能借力上位,不至于一辈子都拴在写材料上。
切记,写材料的人不一定有个好仕途,但写不了材料的肯定没有好仕途,有背景的人除外。
5.机关公文写作也要学会弹钢琴,不是每一个材料都要精雕细刻,大多数材料一般应付就足够,要把主要精力用在重要材料和领导讲话上,凡是领导的讲话材料,即使再短、会议再不重要,也要当成大材料来写,千万不要让领导认为你在敷衍他。

公文写作是每一个体制人的必备能力和必经阶段,但不必人人都成为单位的“一枝笔“,只要经过几年的打磨,你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别人的材料为什么写得又快又好,除了个人天赋和努力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别人占有大量的资料,机关公文写作套路性很强,拿来主义是最实惠、最快捷的,你资料存得多了、见得多了,分分钟搞定一份材料是常事,这也就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的道理。
添加博主微信,领取100G公文写作资料:645019464 备注:公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xiezuo.cc/6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