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系统思维的五项修炼之四结构性思考,把观点写完

笔杆子系统思维的五项修炼之四结构性思考,把观点写完

结构性思考 把观点写完

——系统思维五项修炼之四

文/薛贵辉

结构化是系统化的基本表征,可以说,无结构,不系统。

什么是结构?

百度百科那里得到的解释是:“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这个解释很抽象,也很学术。

显然,仅靠这个解释是说服不了大家的,但又很难用一句话说清,因为中国汉字在数千年演化中,词义不断在变化,已衍生抽象出了很多个维度上的意义,谁想一言以蔽之,都是做不到的。

既然做不到,干脆就不过多纠缠,来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只从文章结构的意义来理解,即文章观点的排列组合。我甚至还觉得,可以把“框架”“模型”“套路”这样的词搬出来作为结构的“替身”,因为它们在很多时候就是一个意思。

万物皆有结构,有框架,有套路,文章同样也有。这是我对系统思维的一个基本判断,也是系统性写作的基本法则。

1.物质世界有结构

世界是一个结构化的世界,我们中学学物理和地理等学科,之所以能快速记住陌生的概念,就因为老师为我们提供了框架结构。

老师告诉我们,太阳系由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八大行星组成,“八大行星”就是太阳系的结构。

老师告诉我们,地球内部就像一个煮熟的鸡蛋,由外而内是地壳,地幔,地核,这是地球的内部结构。老师还告诉我们,把地球从零度经线分开,可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从赤道分开,可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东西南北”就是一个分析问题的结构。

不仅如此,从陆地和海洋角度,可将地球分为七大洲、四大洋,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约71%,陆地占地球总面积约29%,所谓“七洲、四大洋”“71%、29%”就是结构。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天下的理解就是通过“九州”“五湖四海”“三山五岳”等结构来实现的,现在地理课本还有“三大高原”“四大平原”等概念,都是结构。

笔杆子系统思维的五项修炼之四结构性思考,把观点写完

2.思维方式有结构

正因物质世界有结构,人类认识事物就得用结构化的方法,这是认知的要求和规律。正是基于这个共识,麦肯锡才将结构化分析作为分析问题的一个基本方法。

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伴随着“结构”而发展的。司马迁的《史记》大家都很熟悉,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里就赞叹:“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

在《史记》里,司马迁设计的本纪、世家,书,表,列传五种结构,沟连天人、贯通古今,展示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画图,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经典体例。在这个结构里,本纪如同北斗,世家好比环绕北斗的二十八宿;本纪如同车毂,世家好比汇集于车毂的辐条,列传是历史天宇上的群星。

史学如此,文学也有结构。

律诗就是一种结构化的文学形式,不管是五言也好,七言也罢,概莫能外。我们从小背得滚瓜烂熟的那些经典诗句,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到宋代以后,出现了词,这种文学形式的句式虽然灵活了许多,但每种词牌同样也有固定格式和声律。如“沁园春”与“卜算子”的格式、音律就截然不同。

明清以后,科举考试的文章也很结构化,总体分为破题、承题、起讲、提比、虚比、中比、后比、大结八部分,所谓“八股”就是结构。我们今天虽然反对“八股文”,倡导自由灵活的文章,但不得不承认,这种结构化的思考方式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某些阶段是有正面意义的。

事实上,人在认识世界过程中都有结构化、模型化、套路化的冲动,因为这样更容易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有利于降低思考难度、节约能量,有了模型,你就不用每次都重头开始,只要按既定“范式”(结构)展开就可以了,尽管那种范式不是绝对系统的。

比如,我们生活中形容一个人撒泼,就说这人“一哭二闹三上吊”,这就是一种结构化的行为模式。记得我刚学车时,教练告诉我们汽车起步的要诀:灯档号刹。什么意思?就是先打转向灯,接着进档、鸣号、松刹车起步。简单易懂,边界清晰,我们在行车中按这个套路来,很快就掌握了。再有,我省工业主导产业很明显,烟草是老大,然后是电力、有色金属三个产业占比超过了工业的半壁江山,所以咱们就形成了“一烟二电三有色”的说法,大家都明白,这说的是咱们的产业结构。

所以,在我们思维里,任何东西都只是一个模型而已,每一种语言、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模型;所有的地图、统计数据、图书、数据库、方程式和计算机程序,也都是模型;包括我们头脑中认知和描述世界的方式,即心智模式,也是模型。人们其实是在通过“结构”或“模式”认识世界。

比方说,为了简洁高效选拔人才,许多用人单位会在笔试阶段设置一套结构化的试题,以测试你的常识判断能力、资料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在面试时,还有可能采用结构化面试,通过一套结构化、模块化的题目测试你的自我认知能力、应急应变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等,因为能力也有结构。

3.文章同样也有结构

首先,构成文章的元素是有结构的。在汉语词典里,每一个汉字都有结构,有独体字,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字,也有包围结构、复合结构的字。由字组成的短语有结构,如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词短语、并列短语;句子有结构,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组合成不同的句式。

其次,文章的整体是有结构的。总体布局有并列结构、递进结构、总分结构等逻辑结构。不仅如此,文种体例也有结构,可以说党政机关公文家族里的每个文种都有独特的体例结构。近两年,我看网上流传着一篇文章,标题号称“史上最全公文写作框架指导”,关于计划性公文,文章就列了4种框架:

(1)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2)背景与目的—检查内容。

(3)目的—理由—安排。

(4)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任务—具体措施。

这4种结构从不同的行文逻辑进行梳理,结构方式各有不同。

对于通知,我感觉,以下六个问题必须说清楚:

第一,为什么开会?

第二,什么时间开会?

第三,在哪里开会?

第四,需要哪些人开?

第五,会议干什么?

第六,怎么开好会?

这6个方面变成公文语言就是:会议目的、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参会人员、会议议程、会议要求。这是通知的基本结构,如果不说清楚,就谈不上系统。事实上,这就是有名的“5W2H”结构的变形。所谓“5W2H”,也称为七问分析法,是二战中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创的分析方法,在新闻写作中特别有用。即为什么(Why);做什么(What);何人做(Who);何时(When);何地(Where);如何(How );多少(How much)。

对于总结类的文稿,以下4个问题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干了什么?

第二,干得怎样?

第三,存在什么不足?

第四,今后打算怎么办?

这4个方面是基本结构,也是总结的基本内容,写作时只要根据需要适当变形即可。比如,干了什么部分,你可以写措施,也可以写现状;干得怎样部分,你可以写成效,也可以写经验;存在不足部分,你可以写问题,还可顺带分析一下问题的原因。最后一部分,无非就是提出解决方案,有的还可提出努力目标。不管怎么变,大致的结构是不会变的。

文章的总体结构如此,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也有很多结构化的方法。比如,分析形势时,就有“SWOT”分析法,S (strengths)是优势、W (weaknesses)是劣势,O (opportunities)是机会、T (threats)是威胁,将内部优势、劣势与外部机会、威胁列举出来,按矩阵形式排列,逐一加以分析。

这样的框架还有很多,如PDCA,用来谈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如PEST,用来分析政治(Politics)、经济(Economy)、社会(Society)、技术(Technology)等宏观环境。另外,营销管理中还有诸如4P理论、4C理论、FABESPIN销售漏斗、营销流程、顾客消费心理流程、服务八步曲、营销体系图等。质量管理中有诸如QC新七大工具、QC老七大工具、QC工程管理表、8D报告等。生产管理中有诸如精益小屋、6S管理、4M1E分析、QCDMS、生产管理七大任务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概念都是结构化的,譬如,“金木水火土”“天地君亲师”“酸辣苦甜咸”“宫商角徵羽”“眼耳鼻舌身”“望闻问切”“四书五经”“四海八荒”“三纲五常”“三牲五谷”“阴阳八卦”“五脏六腑”“五劳七伤”“六神七窍”“七情六欲”“奇经八脉”“春夏秋冬”“东南西北”“日月星辰”“四梁八柱”“天干地支”“十二时辰”“二十四节气”等。

平时经常成套使用的概念群组,也是有结构的,诸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人、财、物”“规划、建设、管理”“教育、制度、监督”“更快、更高、更强”“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强化宣传、注重考核”“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爱护,工作上支持”等。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结构来构思文章,比如“五行”的概念,比如一个成语,解析一个词,或者一个成语,一副对联。

笔杆子系统思维的五项修炼之四结构性思考,把观点写完

修炼系统性思维,对于概念的结构是必须要研究的,因为结构是系统的骨架,也是文章的骨架,一篇文章的成败在于结构,结构好,文章就好;结构差,文章就差。我们把文章最开始的谋划叫做“构思”,以“构”字打头,这是很值得品味的。

同样的素材,采用不同的结构方式,效果有判若云泥。同样是碳原子组成的晶体单质碳,结构不同,一种是钻石,既亮且硬,一种则是石墨,又黑又软。同样的文字组合出来的结果千变万化。有个趣闻,说书法家于右任曾写过一个告示:“不可随处小便”,后来被人调整语序后,装裱成了“小处不可随便”的书法,虽只简单改变文字组合,却境界全出,传为佳话。这启示我们,写作时一定养成结构化思维习惯,在文章结构上下功夫,只有结构完整、清晰、有序了,你的文章才具有系统性。

笔杆子系统思维的五项修炼之四结构性思考,把观点写完

添加博主微信,领取100G公文写作资料:645019464  备注:公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450194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xiezuo.cc/8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