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能力有助于教育、就业和公民身份上的成功,即使许多人宣称不爱读书,但是不会认为阅读是一项不可企及的行为,相反,写作则被认为是一项艺术,是少数人的本领。
纽约体育作家雷德·史密斯曾说:"写作是个轻松活,不过是端坐在打印机前,然后割破血管。"可见,中外都一样,把写作当作是一项漫长的折磨,一项艰深的活动。
在《写作工具》这本书里,作者写了必备的50个写作技巧,开始我担心这是一本美国作家的技巧书,怕其中的一些技巧是英语作者独有的,但是打开以后发现此书非常实用,不仅有每个技巧的案例解析,还指明了此技巧对应的训练方法。

作者将写作技巧概括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写作基础,即词、句、段落的表意策略。第二部分是写作中的特殊效果,即简洁、清晰、富有创意和说服力的写作要领。第三部分是高效模板,即组织、构建故事及报告的方法。第四部分是有益习惯。即高效写作生活的日常惯例。除第1部分4个工具适应场景偏英文写作外,其他技巧对中、外文写作都一样实用。
作者是罗伊·彼得·克拉克,中世纪文学的博士学位,现已在波因特学院——世界上最杰出的新闻学院之一——任教超过三十年。培养出了包括两位普利策奖获奖作家在内的众多杰出作者,已就写作、阅读、语言和新闻写作出版了《写作工具》、《语法的魅力》等19本书。作家戴夫·巴里曾说:“在我认识的还在世的人当中,罗伊·彼得·克拉克最懂写作。”
01 只有修改才能让作品有活力
我们都喜欢一气呵成地写作,当作者爱上自己的文字时,他们或许会自我感觉良好,但其实文字的效果未必尽如人意。

威廉·斯特伦克在《风格的要素》中写到,"有活力的作品一定简洁明了。"要做到词尽其用,就要用理智的判断节制创意。先删除明显的累赘,再删除细节处的拖沓。
作者强调一定要留出修改的时间,如果时间紧迫,也要争取改上一两遍。并提出来以下几点建议:
○删除任何会模糊文章焦点的段落。
○删除说服力弱的引语、轶事和场景,凸显说服力最强的论据。
○删掉那些来讨好严苛的老师或编辑而非普通读者的段落。
○删除工作不要请他人代劳,你自己最了解你的作品,拿不准的地方,先做好标记,之后再决定是否将他们删除。
许多人都有隔天再读再改自己文章的习惯,经过一夜的休整,对自己的文章有了一定的疏离感,这样更加方便看清文章的全貌,挑出不适宜的部分进行删除。
02 从不同的电影拍摄角度写作

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曾经这样形容他的写作任务:"通过文字的力量,让你看到,让你感觉到,但在此之前首先要让你看到。"当人物和环境描写的细节能够触发感官享受时,它们所创造出的阅读体验,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小说作者最擅长场景的描写,许多作家都是脑中有电影,下笔书文章。作者在书中举例了一些文章的片段,它们都是从不同的电影拍摄角度写作而成,有近景也有远景。
简单介绍一下标准的拍摄角度:
鸟瞰视角 作者仿佛站在摩天大楼的顶端俯视世界,或从一架飞艇上俯瞰地面。例如"成千上万的南非黑人选民站了好几个小时,组成犹如沙子堆成的蜿蜒队列,等待着第1次投票。"
定位镜头 作者置身事外来捕捉动作发生的场景,描述读者要进入的世界,有时也用来为故事创造氛围,例如"几秒钟内,学校操场上空腾起尘云,它们的体积暗示着爆炸的恐怖力量,步枪的连发射击声开始传来,很快就变成了持续的隆隆轰鸣声。"
中景镜头 镜头朝着动作逐渐推进,近到可以看到关键人物和他们的互动。例如"许多人质幸存下来,顾不上周遭激烈的交火和手榴弹的爆炸,从学校里蹒跚而出。许多人几乎没穿衣服,他们的脸因恐惧和疲惫而显得神情紧张,身体被弹片和子弹击中而流血。"
特写镜头 摄像机就在拍摄对象的面前,距离近到可以观察到愤怒、恐惧、担心、悲伤、讽刺等所有情绪。例如"他努力去理解,眉头拧在一起,鱼尾纹越来越深……那人拉着米黄色工作裤的裤腰,挠着他那张在太阳暴晒下老去的脸,他盯着她,试图拖延时间,但不敢说他根本没有理解。"
大特写镜头 这位作家关注的是一个远处看不见的重要细节:暴徒小手指上的尾戒,挂历上被圈出的日期,警车车顶上的啤酒罐。
这些细节无一例外都会使场景更加真实,更加震撼人心。改变摄影机的距离和角度是电影艺术的核心。下一次当你写一个事件的时候,改变观察的角度。从远处和近处,从事件发生场所的前面和后面看这个事件。
03 借别人的妙语来即兴发挥

小时候常听天下文章一大抄,不是很理解。本书的作者做了释疑,他写道,几乎所有的发明都是从联想是想象中来的,这是一种将已知的事物活用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写作者可以收集惊艳的短语和有趣的比喻,有时用于对话,有时为了改写后用在自己的文章里,不要害怕仿写。即兴再创作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写作方法。
看到精妙的短语、文章,可以就这些短语做即兴的演绎,利用搜索引擎,看看能否找到它的出处和影响。
浏览几本你最爱的书籍,挑选其中你认为最具独创性的文章,读过几遍之后,在你的笔记本中进行自由写作的练习,对你读过的内容进行诙谐仿写,夸大文体中的独特元素,这种语言的再创造,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写作工具》这本书中,作者给出了50个写作工具,我们不能忽视的就是写作工作坊环节,也就是针对这个技巧,作者给出的具体建议。好的作品固然神奇,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魔法背后的方法,写作是一系列理性的步骤,不要将写作想象为特殊的才能,这些工具让思考、表达、写作和阅读变得更加容易。
添加博主微信,领取100G公文写作资料:645019464 备注:公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xiezuo.cc/8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