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91年,我在地方国企上班,单位效益每况愈下,我当时担任会计工作,清楚单位的真实状况,知道离下岗不远了。到处找关系调动工作,企业都不行了,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冻结,马上要改革,不能随便进了,说是要逢进必考。 找了一圈子,没有一点头绪,心里甚是不爽。
91年8月份在人事局工作的同学告诉我,县里准备招一批机关工作人员{那时还没有招公务员的政策},公开招考。因为是第一次,心里没底,到处打听咨询,都说不知道要考什么?贴在县委大院门口的简章上也没有说考试的范围和内容。问人事局同学,说这次是省里统一组织的,具体内容真不清楚。为了壮胆,邀同事小高一起报名,他说,咱俩都没有过硬关系,考也是白考,还要白搭二十块钱的报名费。怎么办呢?到城东关开废品收购站的好友李大良哪里喝酒解闷去。
李大良是我的大小,从小学到初中都在一个班级,关系胜似亲兄弟。他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顶替他父亲去了县杂品公司上班了。我买了个烧鸡,到了大良的收购站,他简单弄了几个菜,一瓶白酒对半分。边喝边聊,说到招干的事。他说,你平时就喜欢写写画画的,文章写的不错,应该没有问题。我说,哎呀,这回不一样,像个没把的葫芦,不知道考啥,也没有相关资料。他说,昨天科协的老陈来卖废品,有一箱子书,他说,他要调回南方老家了,书不方便带,放你这里吧,谁需要谁就拿走看去吧。大良说完,就把一箱子书抱来了,让我都带走,我说挑几本看看吧。箱子里的书还真不错,有几本公文写作的书,离考试仅有一个月时间,多了看不过来,选了一本《机关公文写作必备》。
回到家一天到晚研读,书里面例文动手抄写 。 8月中旬,县里可能觉得是第一次公开招考机关干部,怕考的太差影响不好,就通知所有报考人员到县委党校集中培训备考。到了党校大教室一看,我的乖乖,大教室座无虚席,足足有200多人,只招10个人,报考这么多,比例悬殊,感到希望渺茫。集中培训了三周,请市党校老师讲课,内容无非就是机关公文写作和时政理论等。我白天听课,晚上看淘来的宝书,发现公文写作技巧老师讲的和书上一样,例文不大相同。有一篇关于抗洪救灾的领导讲话稿写的很好,我就多看了几遍,合上书能复述个八九不离十。
培训结束后三天就开考了,就考一张卷子,满分100分。我一看试卷上的题目,心里一阵狂喜,尤其是占60分的材料作文题,就是根据材料给领导写一篇讲话稿。材料就是关于抗洪救灾的,不到一个小时就做完了全部35道题,提前半个小时交了卷。
焦急地等待了一个月,成绩出来了,我考了92分,得了第一名,比第二名高出11分。三比一面试,获得第三名,总分第一名,也是我人生中的首个第一。经过体检政审合格后,正式进入体制内,分配到一个镇政府担任工业助理员。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xiezuo.cc/8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