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作小白到成功上稿,比勤奋更有用的方法就藏在这本书里磨练公文写作的书

一个没有掌握基本的舞蹈技巧的人不可能进行舞蹈表演;没有进行过举重练习的人也不可能直接参加举重比赛。

然而,6岁时我们就会草草画出自己的名字,于是我们扬扬得意,感觉自己也能写作

不得不承认,这种“感觉自己也能写作”的感觉,在“写作变现”乘着互联网的风口正如火如荼的今天,自然会变得更加强烈。

所以,当我只花了65分钟写出来的文章,第一次投稿就拿到了75元的稿费时,我对自己未来的写作之路真的无比乐观。

可是,在接下来近两年的时间里,我却不断被现实“啪啪打脸”:

信心满满地报了写作班,稿费水平在“翻了一番”后开始停滞不前。

更让人郁闷的是,一年以后,我彻底陷入了“写得越多,上稿越少”的怪圈之中。

说实话,在拿到《写作全指南》这本再版15次,销量超百万的美国大学的写作教材的时候,我完全没想到,“怪圈”的破解之法,居然就藏在书中。

从写作小白到成功上稿,比勤奋更有用的方法就藏在这本书里磨练公文写作的书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一位是长期在大学教授写作的文学教授;一位是著名的作家与剧作家。

从批判性阅读方法到八种行文模式;从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到怎样写论文,《写作全指南》非常全面地帮助我们理清了写作的整个底层逻辑。

正是书中关于“重新修订自己的文章”这一部分的内容,让我突然意识到了一个可能会被不少写作者,尤其是写作新手们所忽视的问题:

一篇好的文章,其实根本不是“写”出来,而应该是“改”出来的。

从写作小白到成功上稿,比勤奋更有用的方法就藏在这本书里磨练公文写作的书

01 你真的知道什么是“修改”吗?

唐朝诗人贾岛因为“鸟宿池边树,僧敲(推)月下门”中的“推敲”二字,不仅和当朝“大家”韩愈成了朋友,更是成就了文坛的一段千古佳话。

以至于“推敲”这种写作时字斟句酌的思考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了“修改”的代名词。

不过,在本书的作者看来,“修改”的重点并不仅仅在于个别的字词,而是要对整篇文章进行“再次阅读”。

你需要在再次阅读时不断地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我的目标读者是谁?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我还能不能把这篇文章写得更好?

“仔细且目的明确的一次次重读”,才是修改的真正意义所在。

说来惭愧,我一度还为自己能“一次性过稿”而沾沾自喜,难怪“勤能补拙”在我身上却变成了“越写越挫”。

现在,我总算理解了大文豪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那句话:

作家最大的本领是善于删改,谁善于和有能力删改自己的东西,他就前程远大。

从写作小白到成功上稿,比勤奋更有用的方法就藏在这本书里磨练公文写作的书

02 修改的8条准则,你做到了多少?

如果说修改的实质就是对文章的反复“重读”,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下面这样的困扰:

哪怕把自己的文章重读N遍,所做的修改也只不过是改掉了几个错别字而已。

为什么会这样?

俗话说,“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更何况是修改文章这种主动给自己“挑毛病”的事呢?

还好,书中明明白白地给出了修改文章的8大准则,保证你拿来就能用。

准则1:使用简单句开头

新媒体文开头的重要性仅次于文章标题。如何开头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总体的原则就是要能对读者产生吸引力。

相比令人望而生畏的长句,使用简短的句子开头会让人感到舒服,而“舒服”往往是产生吸引力的基础。

准则2:修剪枯枝,去繁就简

什么是“枯枝”呢?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原句:很多原因导致了我写作中的不少问题,最显著的就是我不愿意写。

修改后:我写不好的主要原因是懒惰。

原句中,“很多“、”不少问题”、“最显著”这三个词就是句子中的“枯枝”。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去掉这几个词后,句子的意思不但没有任何改变,反而显得更清楚了。

也就是说,所有影响文章清晰表达的字词都应该像枯枝一样被修剪掉。特别是以下这几种:

(1)各种短语。比如:

“在….上”这类的介词或副词、形容词短语。

“我认为(相信、看来)……”这类让语气显得不坚定的短语。

(2)“有……”这种影响句子紧密度的表达方式。比如:

应该将“这里有一些导致企业失败的原因”改为“某些原因导致了企业的失败……

(3)所有委婉和迂回的表达。比如:

应该将“他去了越南,为之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改为“他死在越南”。

(4)不要过多地使用问句。

从写作小白到成功上稿,比勤奋更有用的方法就藏在这本书里磨练公文写作的书

准则3:不要过度解释

除非涉及到专业领域,否则,过度解释除了显得行文不够简洁以外,还会让读者产生一种被轻视的感觉。

准则4:表达具体

缺乏具体细节,文章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但具体细节并不需要用复杂或优美的词语去加以描述,而是仅用事物的名称直接称呼即可。比如:

原句:勃郎宁写的诗,里面的人物不是自白就是和别人对话。

修改后:勃郎宁写的是戏剧独白诗。

修改后不仅表达得简洁具体,还突显出了专业性。

准则5:避免陈词滥调

过于老旧的素材、毫无新意的表达、人人都能想到的角度,不能给读者带来任何帮助的内容,都是陈词滥调。

准则6:使用主动语态和正面陈述

主动语态会让文章显得更有活力,更有利于读者代入角色,易于理解。

过多使用否定词会让你的文章给人一种摇摆不定的错觉,因此应当尽可能地让自己的陈述正面化。

准则7:将关键词置于句首或句尾

请自行比较以下两个句子带给你的不同感受:

原句:总体而言,战争将文明国家变成了野蛮部落。

修改后:战争,总体而言,将文明国家变成了野蛮部落。

准则8:使用有力的结尾

文章的结尾应紧扣观点并加以总结或升华,也可提出解决办法。但以下几种结尾方式必须避免:

(1)“老生常谈”类结尾:最后我想说…….

(2)“引出新观点”的结尾:

请记住:如果一个观点在之前没有提出,千万不要在结尾处节外生枝。

(3)“啰嗦式”结尾:说一些毫无意义的废话,不如不说。

从写作小白到成功上稿,比勤奋更有用的方法就藏在这本书里磨练公文写作的书

毫不夸张地说,《写作全指南》应该是到目前为止,第一本能让我想从头到尾再读第二遍的教科书。

这不仅是因为书中的每一个写作知识点后面都有具体的练习方法和技巧指导,更为吸引我的,还有书中所选的各式风格的范文。

其中既有莎士比亚、林肯、乔伊斯等知名作家的作品,也有诺贝尔奖得主、普利策奖获得者和教育家、史学家等人的文章。

将“写作教材”与“写作素材”完美结合的这本《写作全指南》——你值得拥有。

添加博主微信,领取100G公文写作资料:645019464  备注:公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450194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xiezuo.cc/9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