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要“少一些”也“多一些”保先教育

党员教育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保先保纯”的重要手段。但在基层党员教育工作中不同程度存在方式单一、内容单调、学用脱节等现象。因此,要把握好党员教育“少”与“多”的关系,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常态化长效化,切实提升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少刻板,多创新。要以“领导讲党课、干部讲政策、专家讲技术、先进讲经验”为方向,从党员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先进模范人物、两委员一代表等人群中精选综合素养高、基层经验丰富的作为宣讲员组建党员教育名师队伍,优化提升师资力量,提升教学水平。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党课开讲啦”等,创新精品红色课程,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教学方式,“线上”组织党员开展集中观影党史讲座等活动,增强红色事迹的感染力、直观性,提升红色教学质感,“线下”组织各基层党组织、由村干部、老党员、离退休党员等组成的红色志愿宣讲队伍,深入农村、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宣讲,使红色教育宣讲动起来、火起来、活起来。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采用“课堂+案例”等方式和“课堂+基地+实践”等模式,依托党的建设、产业发展前沿阵地等,将产业基地变课堂、现场素材变教材,深化沉浸式体验,让党员在课堂教学中学懂弄通政策理论,在现场教学中学习领会先进经验,在田间地头中牢固掌握实用技能,增强党员教育鲜活性。

  少守旧,多俱进。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择党员最关心的课题,因人、因地、因时地开展党员教育,使其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效果,着力破解党员教育内容单调守旧、“空洞乏味”问题。要突出“红味”,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充分发挥区委党校、乡镇党校主阵地和烈士墓、纪念馆等红色教育阵地作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队伍和培训功能,创新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让党员干部在“身临其境”中接受精神洗礼、汲取前进力量。要激发“趣味”,紧紧围绕如何发展产业、如何搞好生态、如何用好人才、如何建强组织等内容,从身边事例进行分析教学,使教育培训更加具体生动、更加接地气,提高党员教育的趣味性,让受训学员愿意学、学得懂、学得好。要突出“土味”,紧贴生产生活实际需求,采取本土化教育形式,在实训过程中注重邀请实战经验丰富的“土专家”到田间地头和大棚基地为受训学员教授方法、讲解技术,用喜闻乐见的“大白话”讲、用易于理解的“土做法”做,现场“手把手”传授技艺、“面对面”交流经验,让教育培训的触角延伸到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少脱节,多躬身。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着力破解党员教育学用脱节问题。要开展集中学习,采用座谈会、集中学习研讨、观看红色电影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切实增强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开展民主议事,围绕区域发展规划、社会公益事业、社会困难救助等民生工作,通过召开专题会等,充分发挥每个党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培养党员关心社情民意的良好氛围。要开展培训分享,培训返岗后结合自身工作和培训感悟,采用座谈会或专题讲座的方式,向所在支部或身边党员分享培训所学知识。要开展志愿服务,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鼓励农村、城市社区、医院、学校等各领域年轻党员和老党员之间,通过“结对帮学”志愿服务“送学上门”等方式,让党员在工作生活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要开展廉洁谈话,定期与党员开展廉政谈话,加强党员政治理论和道德准则学习,增强自身免疫功能,做到慎独慎微、防微杜渐,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关注公众号:公文写作班 领取100G公文写作资料,添加 微信:645019464  备注:公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450194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xiezuo.cc/9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