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申论写起来是个玄学
但有时候也真的有公式可以套进去
尤其是今天小粉笔想和大家分享的
“人物事迹”类的申论题

以下内容来自粉笔江榕老师的公开课
【申论中的“人物事迹”】
#1
出题形式
? 单一题
直白型:请根据“给定资料 2”,概括提炼三位脱贫攻坚第一书记所展现的优秀品格。
委婉型:根据给定资料 2,概括面馆老板老叶能够成功的原因(成功的原因有很多,这样的问法也可能会涉及个人品质)。
? 公文题
根据“给定资料 2”中先进人物、先进集体的事迹,刊发一篇专题通讯,请你为该通讯撰写一则“编者按”。
先进人物事迹,可以在单一题出,也可以在公文题出。单一题会直接问优秀品质、特点、学到什么、成功原因;放在公文题考倡议书、编者按、宣讲稿,核心用意是推广和宣传人物,让更多人学习。
#2
答题方法
解题公式:品质+事迹(谁+做了什么+结果)
品质是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所凸显出的品德、精神。写品质时,最大的难点是想不到词语,没有储备,所以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些常见的品质词
坚持:信念坚定、信仰坚定、坚守初心、持之以恒、不屈不挠
忘我:大公无私、无私奉献、忘我奉献、见义勇为、无私勇敢、奋不顾身、
废寝忘食、孜孜不倦、舍生取义、舍己为人、舍生忘死、先人后己、助人为乐
实干:务实肯干、踏实肯干、严于律己、兢兢业业
创新:勇于创新、开拓创新、刻苦钻研
尽责:勇于担当、尽职尽责、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鞠躬尽瘁
爱民:心系群众、置小家于不顾、待民如亲、爱护群众
爱国:对党忠诚、舍家为国、忧国忧民
吃苦:不惧艰险、自立自强、艰苦朴素、不畏艰苦、任劳任怨
能力:雷厉风行、行动力强、善于沟通、稳扎稳打、讲究策略、谦虚好学、
品质词可以积累,但事迹不可以,事迹核心就是事情,谁做了什么带来了什么结果,想把事件说完整,只要明确人物、经过、结果即可。
具体怎么写看字数,“做了什么”是最重要的,不需要事无巨细,简单把事情的核心词写 1-2 个即可,然后是“谁、结果”。字数不够可以先舍弃“谁”,再不够就舍弃“结果”。
#3
试题演练
概括资料 1、2、3 中典型人物的特点。要求:全面、准确、简明,不超过 250 字。
(由于篇幅限制,只拿资料1进行举例说明)
预估字数:250 字分为 3 层,每一层大概 80 多字,写的时候80 字大概是 8-9 个词。
浏览材料:第一段介绍黄大发。第二、三段说黄大发干了什么。
黄大发,1935 年 11 月出生,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半坎组人,1959 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大队大队长、村长、村支部书记,现任团结村名誉村支书。
第一段介绍什么时候出生、荣誉、职位,这些都不需要管。
草王坝曾缺水严重,村里人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来回也要走两个小时。1958年,黄大发当选草王坝大队大队长。他许下承诺“一定要想方设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米饭。”这句话成了黄大发的人生信条。于是,由公社牵头,村里组成施工队,在黄大发指挥下,开始修建“红旗大沟”,打通隧道建成沟渠,引来大山背后的螺丝河水。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只打通了 116 米长的隧道,水渠后来被废弃。但黄大发并没有放弃,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念头:我是村支书,有责任修通水渠,解决村里人畜饮水问题,改变贫困现状。1989 年,54 岁的黄大发向组织申请到枫香水利站跟班学习水利知识和开凿技术。
把这件事情当成一辈子的追求、承诺,然后就做了,叫做信守承诺、诚实守信,坚守信念。修渠致富,又会改变贫困,脱贫。
经过多方奔走和申请,1992 年底,修渠工程终于立项。第二年正月初三,水渠工程冒着大雪开工。黄大发既当指挥长又当技术员,年近六旬的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在修擦耳岩段时,一处倒悬的崖壁成了难题,黄大发把麻绳系在自己身上吊下悬崖测量。修渠期间,黄大发的女儿和孙子相继因病去世,他承受着悲痛,坚守在修渠一线。1994 年,水渠的主渠贯通,河水第一次满满当当地流进草王坝村。
“经过……开工”:面对困难重新申请立项,也可以说面对资金困难积极学习,申请立项;只要看到面对困难依然想办法让修渠的事情推动,这其中体现的品质就非常简单了,迎难而上、坚持不懈、不放弃、永不言弃,第一个品质出现。
“黄大发……测量”:第二个事件,冲在前面,做的事情是在整个开渠、建渠过程中总是冲在最前面,体现出身先士卒、 率先垂范、奋勇当先。
“修渠……一线”:第三件事,亲人因病去世仍坚守一线,这叫做舍小家为大家,很多先进人物、优秀人物都有这样的品质。
黄大发带领群众,历时 30 多年前,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 9400 米、地跨 3 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改善了当地的生活条件,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称黄大发为“当代愚公”。
第四段:此处还是说坚持不懈、不放弃、永不言弃的精神。
这个案例就是“总-分”,大事被拆为几个环节,即前、中、后,
梳理答案:黄大发信守诺言,坚定信念。建渠引水,摆脱贫困(总)。不放弃,面对困难积极学习,多方奔走,让项目立项;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舍小家为大家,亲人离世,仍坚守在一线。
#4
总结
这种题最大的难处是比较碎和乱,无形中增加了做题的门槛,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难,不需要写得非常具体,把事情的核心点写出来即可。
抓事情的重点,通过重点看反映出什么品质,无论多乱都可以理出逻辑,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如果考试时候不想浪费时间在这种题上,就要在平时花费时间练习。
1.材料出现先进人物事迹,答题的重点往往是“品质+事迹”,可能题目命题方式不同,会有别的信息,但品质和事迹肯定都要有。
2.事迹的形式:谁+做了什么+结果,字数多就多写,少就少写;“做了什么”最重要,把做了什么的核心写清楚,不需要写很多词。
3.答题形式:“总-分”/并列,每个人物的呈现都可以用“总-分”或并列,并列往往是“人物:1.2.3.”并列写。
添加博主微信,领取100G公文写作资料:645019464 备注:公文!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xiezuo.cc/9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