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211毕业公务员考试屡试不中,在私企蛰伏三年,再考入职某部

一、关于公务员报考1、抄写标准申论文章、研析申论起承转合这也是为什么公考中很多博士生考不过硕士生、硕士生考不过本科生的原因之所在,很简单:他们想的太多了、写的太多了!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用书2018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用书2018年行测申论教材公务员题库2017历年真题试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前1000题

余本为北地小子,家贫落魄。幸有双亲相顾,含辛茹苦,乃得以负笈千里,求学于湘楚之地,问道于洞庭之畔。春秋四载,朝逝夕至,赖师朋之助,得完学业。毕业之际,一战国考,惨痛败北,再战家乡省考,仍以一分之差,折戟沉沙。辗转彷徨,乃入私企,打拼三载,无甚发展,遂决意公考。幸苍天不负,虽有波折,终登彼岸,今已入职。古人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又云:“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乐”,先贤圣言在前,吾辈后学岂能忘之于后?故揣冒昧,以粗言陋笔,妄作鄙文,虽嫌寒酸刻薄、贻笑方家,然亦冀与诸君共勉,以慰余回馈头条之情、感报亲朋之意哉!

一、关于公务员报考

(一)理性入考

1、认真分析自己的性格,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公务员这一职业。现在很多人选择报考公务员,原因大多是觉得公务员工资高、待遇好、工作清闲,却很少认真的分析自己、规划未来,甚至不少人完全是跟风之举,大有随势而为的意思,殊不知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只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建议大家谋定而后动,不动则已公文写作题库,动则全力以赴。否则,只是无谓的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与青春!

2、自己是否真的想成为一名公务员?小编一向认为,工作如同购物娶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无论什么从事什么工作,首先都是为稻粱而谋,公务员其实就是一个“吃不饱也饿不死”的职业,不要指望靠公务员发家致富。务员工作并非想象中的那样清闲自在,可以负责地说,公务员职业的竞争和压力并不比其它职业小,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你此生立志从政,那OK没问题,你可以参加公考;如果你此生无心从政,那么请你绕道而行。或许,下海经商、自主创业等其它工作更适合你,你在这些工作岗位上也许会混的更好。

(二)慎重报考

1、报考单位离家远近。这个原因大家都知道,不予多论。

公文写作题库_8堂课成为公文材料写作高手_写作公文对主题的要求是什么

2、选择岗位是否有利于自己日后的发展。如果你生性恬淡,只想一辈子平平淡淡的当个小科员,那OK岗位随你报,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你希望日后有所发展的话,那么在选择岗位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充分。否则,经过“爬雪山过草地”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后“胜利会师”的你,发现自己考进的是一个传说中的“清水衙门”、发现前辈同事日复一日地“三杯茶一张报”时,你可就真的就成为“浮云”中的那匹“神马”彻底“杯具”咯。

二、得申论者得天下

基本上大部分考生的行测能力几乎差不多(高手、高智商者除外),考试中真正决定分数段位的,其实是申论公务员的日常工作中,比较注重的是公文与材料的写作能力,而行测中考查的数量关系运算、判断推理等,在公务员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其实很少甚至是根本不会应用到,当然诸如财政、审计等部门除外,这些部门的工作业务性质决定了还是要求对数字要具备一定的敏感性与感知能力的。很多考生对申论望而却步,甚至对申论写作感到恐惧。

1、抄写标准申论文章、研析申论起承转合

写作公文对主题的要求是什么_公文写作题库_8堂课成为公文材料写作高手

不能一股脑的瞎抄一气,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建立一个笔记本,如民生热点、社会热点等,此为分门,其下可列诸如三农、食品安全、医改教改、道德文化建设等问题,此为别类。媒体上提出的问题根源、措施或方案什么的,记下来,研究一下别人写文章时的思路,拓展自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思维方式,通过抄写、整理和总结,培养一种全面的、系统的、辩证的思维能力。抄的过程中多一定要多思考,切忌为了抄而抄。

2、加强背诵

(1)必须注重背诵。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胸中毫无点墨,下笔何来千言?所以必须注重积累。如何积累?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通过背诵进行大量积累,有量变才能有质变。背诵的多了,自然熟能生巧,进行申论写作时方能加以灵活运用。

(2)至于背诵的范围,可参照上文中抄写的范围,不再赘述。

公文写作题库_写作公文对主题的要求是什么_8堂课成为公文材料写作高手

(3)经常看到一些培训班的老师要求考生背诵什么诗词古文名句什么的,个人认为,多背诵一些诗词古文名句,对提升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必要的,但是对申论写作公文写作题库,则无甚用处!申论写作要语言平实,言简意赅,好好的一篇申论文章让你写的花里胡哨的,套什么近乎啊,别整那些虚词儿,捞干的写!所以,对于诗词古文名句的引用应当坚持一个原则:能不引用则不引用,最好不用。

3、千万不要脱离材料去写申论

你所列出的问题、分析出的原因、提出的对策措施一定要是结合材料提炼出来的,材料中未予体现的问题或措施,即使你在平常复习的过程中接触过也不要写。否则,即使你写的再多再具体,也不会得到高分。原因很简单,你离题了!这也是为什么公考中很多博士生考不过硕士生、硕士生考不过本科生的原因之所在,很简单:他们想的太多了、写的太多了!

三、行测分数是基础,普通人只要多加练习一定能提分

写作公文对主题的要求是什么_8堂课成为公文材料写作高手_公文写作题库

(一)多做真题

通过真题训练,尽量接触到最多的题型,从中积累解题方法与经验。

(二)不搞题海战术

坚持每天做1套真题即可,但一定要精做,严格按照公考考试时间去做,之后对照答案进行分析,思考每一题目背后的解题方法,尤其是错题,更要分析,思考做错的原因,及时矫正解题思维,避免日后考场上再犯类似的错误,建议大家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笔记本,记录各种解题经验,总结各种解题方法,还可以记录各种考试信息,便于查找使用。

(三)准备一套好的教材

8堂课成为公文材料写作高手_公文写作题库_写作公文对主题的要求是什么

个人推荐中公的教材,可以通过网购买到。(不是做广告,只是个人觉得这套教材质量较为上乘,分类明确,内容详细,几乎涵盖了目前公考各种题目,并提供分析了具体的解题方法。至于为什么选择网购,你懂得的,毕竟便宜的多只要8.8元,四本书,关键是还送价值几千块的辅导视频,不多说,呵呵)。

结 语

歌曰:法无定法,术无规道,势有常形,如悟自得。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在躬行”。法有千条,然万法归宗;术有百章,终正本归元;势有万象,仍九九归一。世间万物,虽千变万化,终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倘能得其中三昧,则临事必能提纲契领、高屋建瓴,无往而不利也。此吾之法也,虽嫌贻笑大方,然若能达抛砖引玉之效,不亦快哉!

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用书2018国考国家公务员考试用书2018年行测申论教材公务员题库2017历年真题试卷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前1000题

¥8.8

购买

添加博主微信,领取100G公文写作资料:645019464  备注:公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64501946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ongwenxiezuo.cc/992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